-
01月07日
-
新版人人App的界面
收购人人后,多牛传媒董事长王乐的人人日志
“功能和交互式的创新挺重要,但是没有那么本质,很难形成一个长期的吸引力。”鲁葳说,他们希望经过当前的“过渡期”之后,把前端和后台的架构进一步理顺,再更大规模地引入新功能。
让用户吃回头草并不容易。
人人团队的“理论自信”在哪里
人人正式发布的第二天,也是 2019 年的最后一天,刺猬公社(ID:ciweigongshe)在人人现运营方多牛传媒奥森公园附近的办公室里,见到了多牛传媒COO鲁葳和人人项目经理孟达。与此同时,在App Store社交排行榜上,人人网力压微信、QQ、小红书等一众同类社交(社区)产品,时隔多年再次登顶应用商店排行榜首位。
对于一款“重生”的社交产品而言,这个开局是个好兆头——时过境迁,用户的情怀还在。重整上阵的人人定位也很明确,“最合适的对标就是 09 年到11、 12 年的人人网”,多牛传媒COO鲁葳提了一个“小目标”。
人人App的App Store 评分
在特定领域做出足够高的效率,就是人人吸引新老用户的机会。
“(朋友圈)面临的其实就是效率问题”,鲁葳表示,“如果你想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,总有地方一定会变得低效。”
人人也不想再踩过去低质内容泛滥的“雷”。提到很著名的“不转不是中国人”时,鲁葳、孟达等人人运营者都笑了,他们也深知此类内容对用户的伤害。
“几乎是重新打造了一个App。”孟达是人人项目经理,主要负责产品和技术上的具体执行。他表示,“接手人人后,我们一口气还了十年八年的技术债。”
陈一舟在复盘人人网时曾言——人人网的失败,“非战之罪”,主要是微信这个巨无霸的出现,不仅迁移走了熟人关系网和社交化内容,还适应了各种场景;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好用,但在普适性上无人能及。
对于年轻化的新鲜社交玩法,人人运营团队的态度还比较“谨慎”。
就是不能“不转不是中国人”
“老人人”时代的团队,也不是没有下大力气治理过低质内容,但受制于几年前技术手段和运营策略的局限,内容生态治理成效不彰,往往是“一管就死,一放就乱”。现在,人人手中能打的治理牌多了不少,也希望通过引入个人和MCN等创作者,提高优质内容的供给量。鲁葳觉得,这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机会,“新的平台内容供给不饱和,创作者也能更容易被用户发现。”
“如果原来的那套社交关系对你'有用',老用户会很想要激活那个关系网。”鲁葳说,“一个专门服务校园的平台里面,肯定比微信、QQ等大众化平台更有效率。”
这个问题,恐怕只有不晚于 2012 年前后读大学的人才能回答。那时,人人的地位约等于今天的微博+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。对于大学生而言,人人还有另一层意义——它是聚合了全国大学生的广场,几乎所有的同学甚至青年教师都在用人人,你可以根据名字和学校、专业,找到你想找的所有人,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动态,结交校园内外的朋友。
可以肯定的是,人人在核心用户的定位上没有变。
鲁葳将这个过程称之为“边开车边换轮子”,以稳为主,用渐进的形式持续更新。现在的“正式版”人人,也绝非产品的最终形态。目前用户能看到的,主要是“深孚众望”的核心功能。
在群雄逐鹿、列王纷争的年关岁尾, 2019 年 12 月 30 日 ,新版人人App正式“官宣”。这个无数人熟悉的蓝白色身影,,重新回到了社交牌桌上。
与之类似,不论是熟人,还是陌生人的社交模式,都变成了社交产品中的一种玩法,不再有一个完全实名或者完全匿名的产品了。
你还能在上面找到无数有意思的大学社团和爱好者协会,找到学校、院系的公共主页。人人还是校园活动信息的集散地,只要有心,你甚至可以按图索骥参加其他高校的活动,蹭几场免费的讲座和演出。总之,人人玩得好,你的大学生活至少可以精彩50%。
新版人人上线后不久,微博上就出现了不少关于“你是否会用人人App”的投票,有些投票的参与者多达数万人。投票的结果是,是与否的双方势均力敌,一半一半。对于这个现象,人人运营团队觉得“意料之中”,现在要集中精力服务好目标用户。
这样一来,人人还是原来做实名制社交的人人吗?
在鲁葳等人看来,人们并非“只需要在线上维护一个关系”:现在,人们往往就有好几个线上关系网——比较普遍的微信、QQ,办公用的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飞书,职场上的领英和脉脉,年轻人居多的Soul,等等,每个关系网都“养活”了一个社交产品。
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,人人缓慢地变成了一个直播平台,渐渐不复往日热闹。 2018 年 11 月,人人网被现在的多牛传媒收购,成为多牛旗下多元化媒体矩阵的一角。也正在达成收购意向的前后,多牛决定对人人网“师老兵疲”、多年未动的局面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变,打造新的人人App。
怀旧传奇页游地址:玩怀旧传奇页游就看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