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0月16日
-
休假归队后,格西对这事只字未提。后来,驾驶员卓斯甲的一封感谢信寄到了部队,战友们才知道他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。
同年3月,格西休假回家,在地里帮母亲干农活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呼救。因为山体滑坡,一辆拖拉机被滚落的巨石撞到路边,车头伸出路面悬在了半空。格西见状,立马冲下陡坡用肩膀抵住车身,直到闻讯赶来的村民们合力将拖拉机拖回路面。
从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到业务尖兵
“为什么要学习党章?因为这是我们党员必须遵守的规范。”6月27日,在阿坝州马尔康市松岗村村委会,利用探亲休假的时间,王文勇、吴文超、黄照伦、泽肯4名藏族战士为当地干部群众讲党课。“我们出生在农村,在党的关怀下才得以锻炼成长。”王文勇说,每次探亲休假,他们都要给当地群众讲党课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,报答党恩。
2013年6月,什东灯所在的连队在东海某海域执行对抗演习任务时,海上风浪翻滚,官兵晕船反应严重。什东灯更是吃什么吐什么,10天足足瘦了8斤。演习进行到开辟通路阶段,侦测打击点、准确定位目标坐标是完成后续任务的关键。什东灯不顾身体不适,主动要求带领作业小组执行任务,乘坐冲锋舟在海上颠簸了近1个小时后,迅速展开设备进行侦测,20分钟后成功获取坐标数据,确保了破障车实弹射击首发命中。
2007年底,来自阿坝州马尔康市和金川县的王文勇、吴文超、格西、冉登、泽肯、旦白、巴桑、泽巴足、什东灯、黄照伦、尼旦俄日参军入伍,成为第一集团军某工兵团的藏族战士。如今,他们都是共产党员,个个当上班长,成为业务尖兵。其中1人荣立二等功,4人荣立三等功,11人均被评为红旗操作手、优秀“四会”教练员。
每次休假回家,王文勇和泽肯都会看望孤寡老人,和他们聊天,帮他们洗衣挑水、求医送药,宣讲党的方针政策。
2011年,熊伟突患疾病,急需大量输血。得知消息后,11名藏族战士个个撸起袖子,一句“我们是阿坝州来的,身体好,多抽一点没关系。”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,他们每人献了400毫升血。
获得群众点赞的还有巴桑。2014年1月,巴桑休假回家,与老乡一起给村里义务修路时,突然望见村头冒起滚滚浓烟。他迅速放下手中的活,赶到失火的村民罗周家。当他听到患有腿疾的罗周奶奶在屋里大声呼救,他立即拎起水桶把自己全身浇湿,冲进屋里,,冒着生命危险把老人救了出来。
2013年野营驻训期间,担任班长的冉登连续5天顶风冒雨组织浮桥架设训练和研究,连续攻克了3道复杂气象条件下浮桥架设技术难关。为代表团队参加集团军关键岗位专业技能投掷绳项目比武考核,他不分昼夜地重复练习。比武当天,他技压群雄,一举夺魁。
初入军营,11名藏族战士面对的最大障碍是语言关。“普通话不会说也基本听不懂,更不用说理解班长讲解的瞄准、击发等动作要领。”泽肯回忆。
靠着骨子里的坚毅,在连队干部帮助下,他们每天挤出时间,从最基本的说话练起。泽肯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一字一句读报、一笔一画练字,旦白像小学生一样不停地翻字典、临摹字帖,王文勇每天早起1小时对着录音机模仿发音……很快,他们不仅发音标准了,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。爱党爱国爱家,9年军营淬火 11个藏族战士个个当上班长
□本报记者 徐中成
藏族战士格西(前一)带领战士进行武装奔袭训练。 刘智荣 摄
今年2月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召开的第四届“硬骨头尖兵”评选中,11名藏族战士以群体名义被评为“十大尖兵”。
从互帮互助到爱党爱家
今年初,尼旦俄日、巴桑、泽巴足、冉登4人来到当地脚木足乡中心小学,为学生送去学习用品和书籍,并担任“校外辅导员”。他们还到当地敬老院探望老人,送去水果和营养品。
同时,他们还报考了学历升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。如今,有6人取得大专学历,5人大专在读,11人均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。“既然下山背水,就不能空着水桶上山。”一句藏族谚语,激励着11名藏族战士不断奋发向上。
“我这条命是战友们捡回来的,特别是我们团里的11名藏族战友,一直鼓励着我战胜病魔。”第一集团军某工兵团战士熊伟说。
泽巴足在门桥结合作业时,因用力过猛导致腹肌撕裂,住院治疗期间也没闲着,找来各类专业书籍和训练教材认真研读,不断琢磨改进汽艇训练方法,并梳理形成了《汽艇装卸载实用指导手册》《常见汽艇故障排除20法》等系列理论成果,撰写的《关于某型汽艇的改进》一文还在全军政工网建言献策栏目发表。
件件小事,串起这11名藏族战士报效祖国、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。正如该团政委张信春所说:“他们敦厚朴实、真诚善良、勤奋敬业、赤胆忠心,他们爱党爱国爱家,是真正有灵魂、有本事、有血性、有品德的优秀军人。”怀旧传奇页游地址:玩怀旧传奇页游就看这里
就等你发表评论了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##/form>